东方财富弹出卖出提示的那一刻,我瘫坐在电脑前,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,百万亏损就这样瞬间定格。那是 2022 年深秋的夜晚,寒风呼啸,金风科技的 K 线如同一把利刃,不仅刺破了账户曲线,更刺痛了我作为职业股民的自尊。
回顾往昔,从账户巅峰时期的百万盈利到如今的百万浮亏,仅仅三个月的时间,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深刻意识到,在 A 股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,任何自以为是的交易策略最终都会被市场无情地纠正。
一、趋势交易的辉煌与困境:从擒牛术到二八分化的迷茫
思绪回到 2016 年,那一年的熔断行情是每个老股民难以忘怀的伤痛。而当时的我,凭借传统趋势交易的 “三板斧”:MACD 金叉擒牛术、均线粘合突破战法、量价背离逃顶术,在中小创的浪潮中游刃有余。每天在两只主升浪个股间进行半仓滚动操作,账户曲线呈现出完美的 45 度角上升趋势。
然而,随着 “漂亮 50” 行情的启动,我的交易世界开始崩塌。中国平安、贵州茅台等大盘蓝筹股接连上涨,而我却固守着创业板的小票,当上证 50 指数全年大幅上涨 25% 时,我的账户却深陷 - 15% 的泥潭。那个冬天,我终于理解了彼得・林奇的警告:“不要爱上你的股票。”2017 年春节,面对满屏的 “二八分化” 行情,我做出了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决定 —— 转型超短交易。
二、超短交易的探索与挫折:从分仓试错到满仓梭哈的恶循环
“分仓是散户最后的护城河。” 初入超短交易领域时,我把这句话牢记于心。四个账户均分仓位,严格执行 3% 止损的铁律,试图用机构化的思维来管理风险。在最初的三个月里,账户在 ±5% 的窄幅波动中艰难前行。
直到 2022 年 10 月,风电板块出现异动,金风科技早盘放量突破平台,多年趋势交易形成的肌肉记忆让我毫不犹豫地满仓杀入。然而,市场再次给了我沉重的打击。午后股价大幅跳水,单日振幅高达 15%。深陷 “锚定效应” 的我选择死扛,并不断加仓,从 5 成仓加到 8 成仓,最终演变成满仓梭哈。账户在 “满仓 - 爆亏 - 更激进” 的恶性循环中迅速坠落,半年时间净值回撤达 67%。这段痛苦的经历让我明白,机械的分仓只是自欺欺人,真正的风控在于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把握。
三、猥琐流的觉醒与实践:从高空走钢丝到首板掘金的转变
当账户跌破 20 万的心理关口时,我开始了深刻的自我剖析。这些惨痛的教训都指向了一个问题 —— 性格与交易模式的错配。作为天生的风险厌恶者,却强行追求高空接力的刺激,无疑是自毁前程。
顿悟发生在某个失眠的凌晨。翻看交割单时,我发现所有稳定盈利都来自首板交易。那些在 7 个点提前预判、精心筛选的首板标的,胜率竟高达 68%。这个发现如同黑暗中的曙光,照亮了 “猥琐流” 的进化之路 —— 放弃高空作业,专注于首板模式的极致打磨。
我的新的交易框架逐渐形成:早盘竞价阶段通过量比异动锁定候选池,结合板块强度排序剔除跟风品种,只在确定性最强的三个标的出手。当市场出现极端行情时,启动 “强制冷静机制”:关闭交易软件,转而进行可转债市场套利。这套 “攻守兼备” 的猥琐流战法,让我的账户在 2023 年的结构性行情中逐渐走出低谷。
四、交易的本质:认知的不断升级与变现
如今回首来时路,我才真正领悟了利弗莫尔那句 “华尔街 没有新鲜事” 的深意。从趋势交易到超短博弈,从分仓试错到猥琐流定型,这一切的本质都是认知的不断升级。当理解了 “盈亏同源” 的深刻逻辑,就会明白,所谓的稳定盈利,不过是将对某种市场规律的认知优势,通过可复制的手法持续变现。
#热问计划#在 A 股这个复杂的市场中,每个交易者都需要经历从挫折到顿悟的过程,不断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和心态,找到与自身性格相匹配的交易模式,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实现自我救赎,走向持续盈利的交易之路。